爆火的“中式下午茶”,正在占領年輕人的朋友圈
作者|何沛凌 來源|紅餐網(ID:hongcan18)
新潮流之下,或許是一個暗藏的大市場。走紅的中式下午茶,能否成為中式甜品突圍的新思路?
眼下,除了甜品店和咖啡店,潮人們的下午時光又有了別樣的去處。古樸的茶室,一杯中式茶飲、數碟茶食,被他們稱之為“中式下午茶”。
時下被熱捧的“中式下午茶”到底是什么?它憑什么“戳中”年輕人?
一
年輕人熱衷于打卡“中式下午茶”
十月上旬的一天下午,95后周陽和朋友約在了一家名為“陸山客廳”的網紅中式茶飲&甜品店,盡管是在工作日,這家店里仍然坐滿了客人。她們各點了一杯特調純茶和一份甜品,便坐在店內閑聊了一下午。
周陽告訴紅餐網,自己起初注意到這家店是因為“很中國風”,書法、竹子、石雕等中國傳統(tǒng)元素在門店內隨處可見,就連產品的命名也都是“一籠秋”“吳山翠”等等。
“親自體驗后,發(fā)現(xiàn)他們的產品風味也很有中國特色,用了糯米、湯圓、紅豆等中式食材和西式的蛋糕結合起來毫無違和感。”
在周陽看來,古樸的陸山客廳與市井傳統(tǒng)的茶館相比有明顯區(qū)別,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店內陳設的視覺風格都更加輕松簡潔,沒有強烈的距離感和壓迫感。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周陽贊譽有加的陸山客廳便是時下流行的“中式下午茶”的縮影。相似的門店也正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崛起并走紅。
比如,北京一家主打新中式茶飲的品牌“元古云境”今年在上海開了兩家新店,其中一家開在五原路的一棟老洋房里,濃厚的中式庭院風格與附近的Diner、BITTER等西式餐廳和咖啡酒吧形成鮮明反差,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打卡。
安徽黃山市一家名叫“光”的品牌,則把新中式下午茶搬進了徽派院落,主打飲品為時令水果和茶結合的特調,甜品方面既包含紅茶桂香芝士等以西式糕點技藝制作的中式概念甜品,也有基于傳統(tǒng)糕點手作技藝的創(chuàng)新產品。
中式下午茶越來越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在小紅書上,和“中式下午茶”相關的內容已有6萬多篇,抖音、B站等平臺也涌現(xiàn)出一批探店以及“中式下午茶制作攻略”等視頻,熱門視頻的點贊量最高達44萬。
△小紅書上的網友曬圖,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一些商家告訴紅餐網,近年來明顯感覺到愿意為中式下午茶買單的群體正在擴大。陸山客廳品牌主理人陸山介紹, 2020年開始,他們就發(fā)現(xiàn)專程為門店的“中國風”產品和環(huán)境而來的顧客越來越多,不光有學生、白領,也有上了年紀的消費者。
新潮流之下,或許是一個暗藏的大市場。據便利蜂2021年《白領下午茶報告》,近9成白領有吃下午茶的習慣,平均花費是午餐的4倍。擁有下午茶習慣的消費群體看來規(guī)模不小,悄悄火起來的中式下午茶能分一杯羹嗎?
二
什么是中式下午茶?
熱鬧的現(xiàn)象背后,我們仍不禁要追問,到底什么是中式下午茶?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喝茶配茶食的傳統(tǒng)。
魏晉南北朝以前,人們就習慣“煮茶為食”,元明清時期,茶食的發(fā)展趨向成熟,各地形成了獨特的體系和流派,比如北京宮廷御點、山西民間禮饃、蘇州市肆粉點、揚州富春茶點、廣州早茶細點等,不一而足。
如今日漸興起的中式下午茶,就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tǒng)茶食文化和西式下午茶文化的融合。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首先,產品上,中式下午茶的主要產品大都是“中式甜品+中式茶飲”,仍然遵循傳統(tǒng)茶食“一碟茶食一杯茶”的范式。
甜品方面有的品牌遵循“復古”,采用中式傳統(tǒng)甜品如核桃酥等,但大多數品牌會在傳統(tǒng)甜品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例如元古推出了以二十四節(jié)氣命名的中式下午茶,主打產品有茉莉清茶酪、柚子酪和煮荔枝白茶;戶下之羽用一款焦糖凍柿子制作的甜品搭配宋點白茶。
也有一些品牌大膽融合中式甜品和西式蛋糕的制作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如陸山客廳以柿子、咸蛋黃等中式食材制作了一款蛋糕,頗受顧客好評。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其次,從消費方式來看,中式下午茶做的是“茶+點心+休閑社交”的生意,強調社交和體驗,第三空間屬性鮮明。
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紅餐網,近年來顧客越來越不滿足于只是到店里喝喝茶、拍拍照,很多人還會穿上自己喜歡的漢服、旗袍等服飾來社交,一些興趣社團也會以中式下午茶為場景舉辦活動,從而加深對“中式生活方式”“中式美學”的體會和共鳴。
三
為什么中式下午茶會“戳中”年輕人?
紅餐網認為,中式下午茶不斷升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為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價值買單,正成為一種主流消費價值導向。
近年來,伴隨民族自信心提升,消費者越來越發(fā)自內心地認同和喜愛傳統(tǒng)文化。據《百度2021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顯示,國潮在過去十年中的關注度上漲528%,近五年,中國品牌搜索熱度占品牌總熱度比例從45%提升至75%。
消費者的需求被商家們敏銳地捕捉到,近年來興起了一大批主打國潮、新中式概念的品牌,美妝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記,餐飲領域如茶顏悅色、虎頭局渣打餅行、蛙小俠等都吃到了國潮IP帶來的紅利。
“當代年輕人開始愿意為情感價值買單。”名創(chuàng)優(yōu)品的創(chuàng)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葉國富針對此現(xiàn)象提出了“興趣消費理論”。在他看來,中國的消費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低價消費,第二階段為性價比消費,第三階段則是興趣消費,“新的消費觀念帶來新的消費趨勢,以興趣消費為特征的第三次消費浪潮已經到來。”
毫無疑問,中式下午茶也是傳統(tǒng)文化消費的一種特殊符號和載體,我國悠久燦爛的茶文化和美食文化是中式下午茶的文化源泉。在傳統(tǒng)文化復興潮流的助力下,中式下午茶有機會逐漸打破西式下午茶的消費慣性,從而獲得更廣闊的市場。
△圖片來源:攝圖網
第二,中式下午茶帶來了創(chuàng)新的場景體驗。
一方面,中式下午茶通過營造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織的沉浸式體驗,不斷挖掘出“中式美學”的可能性。
比如,有的門店把江南的荷塘景色搬進了茶室,有的還能在石溪水間的景致中一邊品茶吃甜品,這些創(chuàng)新別致的場景不斷刺激顧客到店,并在社交平臺上傳播。
另一方面,中式下午茶打破了中式甜品一直以來的刻板印象。
中式甜品品類一直不乏連鎖品牌,例如港式甜品有滿記甜品、許留山;臺式甜品有鮮芋仙、仙芋世家;廣式甜品有五條人糖水鋪等。但近年來,中式甜品的困局逐漸顯現(xiàn),產品缺乏特色和亮點,與時代脫節(jié),一些地域性品牌愈發(fā)走不出地域,而一些全國范圍內擁有知名度的品牌,其影響力也面臨較大滑坡。在新茶飲的沖擊下,中式甜品越來越增長乏力。
在一些業(yè)內人士看來,中式下午茶不失為中式甜品突圍的新路徑。盡管主打中式下午茶的餐企還處于小、散的發(fā)展階段,目前也沒有跑出大規(guī)模的連鎖品牌,知名度相對較高的比如元古,在北京也只有4家門店。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餐飲行業(yè)層面來說,部分西式甜品近年的式微,也給了中式甜品一定的上升空間。
去年,高端網紅甜品店Lady M在北京四年關掉3家店,而5年前剛開業(yè)時,Lady M曾創(chuàng)下開業(yè)72小時因人流量太多被迫閉店的盛況。Lady M,就是一眾西式甜品在中國發(fā)展遇阻的縮影。中式下午茶如果能搶占這部分市場,將得到不錯的發(fā)展。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式下午茶走紅靠的主要還是迎合傳統(tǒng)文化消費潮流的氛圍感,產品、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如何維系顧客的新鮮感、提高復購率,而不是淪為一次性的網紅拍照打卡地,仍是秉持長期主義的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紅餐網(ID:hongcan18),作者:何沛凌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