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感染新冠后,重復感染的概率有多大?NEJM論文給出答案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王聰 來源|生物世界(ID:ibioworld)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出現(xiàn)以來,至今已有3年時間,2021年動態(tài)開始,奧密克戎(Omicron)突變株在南非首次發(fā)現(xiàn),并在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自今年夏天開始,奧密克戎亞型BA.4和BA.5成為主要流行株,它們顯示出更強的逃逸中和抗體的能力。
隨著新增感染病例的大量出現(xiàn),之前感染過的新冠病毒對預防當前流行的奧密克戎BA.4和BA.5亞型重復感染的有效性如何?
威爾康奈爾醫(yī)學院卡塔爾分校的 Laith J. Abu-Raddad 團隊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NEJM)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分析了感染新冠病毒和疫苗接種對重復感染的保護性。
近日,該團隊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NEJM)發(fā)表了題為:Protective Effect of Previous SARS-CoV-2 Infection against Omicron BA.4 and BA.5 Subvariants 的最新論文。
該研究表明,被奧密克戎之前的新冠毒株感染,對于奧密克戎亞型BA.4/BA.5重復感染的保護率僅為27.7%。如果初次感染的就是奧密克戎,那么對奧密克戎亞型BA.4/BA.5重復感染的保護率為78.0%。
研究團隊從卡塔爾國家SARS-CoV-2數據庫中提取了有關SARS-CoV-2的實驗室檢測、臨床感染、疫苗接種和人口統(tǒng)計數據,其中包括在卡塔爾衛(wèi)生保健機構進行的所有PCR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檢測的結果。初次感染后90天后,此時患者已完全康復,如果核酸檢測再次呈陽性,則被認為是重復感染。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新冠感染轉陰后短期內(幾天至幾周時間)再次檢測為陽性,這通常是因為當初并為完全清除所致,也就是所謂的“復陽”,而不是重復感染。
研究團隊在2022年5月7日至7月28日期間通過PCR檢測S基因靶標失效(SGTF)來評估此前感染對預防奧密克戎亞型BA.4/BA.5重復感染的有效性。SGTF標記表明表達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基因中密碼子69和70的缺失,這在奧密克戎亞型BA.1、BA.4和BA.5中很常見,而此時BA.1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因此,SGTF可作為被BA.4或BA.5感染的標記物。
該研究顯示,在奧密克戎出現(xiàn)之前的初次感染,對于奧密克戎亞型BA.4/BA.5有癥狀的重復感染的保護率是35.5%,如果不看是否有癥狀,則保護率僅為27.7%。
而如果初次感染的就是奧密克戎,那么初次感染對奧密克戎亞型BA.4/BA.5有癥狀的重復感染的保護率是76.2%,如果不看是否有癥狀,保護率為78.0%。
此外,研究團隊還表示,初次感染對BA.4/BA.5的保護率低于對BA.1/BA.2的保護率,這是因為BA.4/BA.5出現(xiàn)更晚,隨著時間的推移,免疫保護作用逐漸減低,而且BA.4/BA.5的免疫逃逸能力也更強。
總的來說,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一個人初次感染的奧密克戎(Omicron)之前的突變株(包括原始毒株、Alpha、Beta、Delta等),那么這對奧密克戎亞型BA.4/BA.5的重復感染保護率較低,也就是此時發(fā)生重復感染的概率較大。如果一個人初次感染的是奧密克戎(Omicron),那么這對奧密克戎亞型BA.4/BA.5的重復感染的保護率較高,也就是此時發(fā)生重復感染的概率較低。
2022年11月,國際頂尖醫(yī)學期刊 Nature Medicine 發(fā)表了一篇題為:Acute and postacute sequelae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reinfection 的研究論文。
結果顯示,與未重復感染者相比,重復感染導致死亡風險增加117%,住院風險增加232%,此外,還增加了包括肺病、心血管病、血液病、糖尿病、胃腸病、腎病、精神疾病、肌肉骨骼病和神經疾病等后遺癥風險。而且,無論是否接種疫苗,這種風險增加都是顯著的。這些風險在感染急性期最為明顯,在急性期后6個月仍持續(xù)存在。與從未感染的對照組相比,重復感染的累積風險和疾病負擔隨著感染次數的增加而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2月13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團隊等在 Cell 期刊發(fā)表了題為:Alarming 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rising SARS-CoV-2 BQ and XBB subvariant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證實了BQ.1、BQ.1.1、XBB和XBB.1這些奧密克戎新亞型具有目前已知最強的逃逸中和抗體的能力,因此,它們可能因為在逃逸中和抗體方面的優(yōu)勢而在人群中占據主導地位,成為新的主要流行株。
據估計,全世界有超過6億人至少感染過一次新冠病毒,隨著感染人數的持續(xù)增多,面臨重復感染的人數也隨之增多。這些研究提示了我們,之前的感染或疫苗接種,對于這些奧密克戎新亞型重復感染的保護率將進一步下降。而重復感染增加了感染急性期和急性期后的死亡、住院和后遺癥風險。因此,為了減少新冠感染造成的死亡和疾病的總體負擔,需要制定預防重復感染的策略。
論文鏈接:
1.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209306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51-3
3.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12.018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物世界(ID:ibioworld),作者:王聰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