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這些城市,商場越開越多

分享到:
20 讀城記PLUS ? 2023-02-15 07:00:50  來源:讀城記工作室 E3875G0

1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曾思怡 來源|讀城記工作室(ID:DUCHENGJIPLUS)

城市購物中心也是經濟發(fā)展的組成部分

城市購物中心發(fā)展數量和活躍度可作為當地經濟繁榮的直觀體現。

近期,贏商網發(fā)布的《2023年全國擬開業(yè)購物中心清單》顯示,今年全國擬開業(yè)購物中心588個,體量約5201萬平方米。

其中,上海擬開業(yè)23個,數量居國內榜首,擬開業(yè)數量超20個的還有北京、廣州、武漢三個城市。

曾在過去兩年上演購物中心開業(yè)熱潮的重慶則是慢下腳步,今年擬開業(yè)數量為13個。

△  時代周報記者曾思怡整理 數據來源:贏商網

“購物中心數量、增量和活躍度取決于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情況。”浙江大學國際聯(lián)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聯(lián)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方面,城市經濟越發(fā)達,則當地消費群體消費實力越強,城市的數量和增量、活躍度都會越好。與此同時,城市購物中心本身也是經濟發(fā)展的組成部分,能夠帶動當地就業(yè)、經濟增長。

根據《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建設新型消費商圈被列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點任務。為此,在一定程度上,購物中心的數量和增量,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進度的標尺。

2021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在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全國多城也已摩拳擦掌競爭新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名單,時代周報記者整理發(fā)現,當前已有10多個城市發(fā)布并落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政策。

不妨從購物中心建設角度,觀察城市消費力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步伐,誰跑得最快、最穩(wěn)?

一線穩(wěn)居前列,新一線增量顯著

“經濟越發(fā)達越需要大型的購物中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消費者的需求從過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轉向差異化、多樣化、特色化,這是周邊小店無法完成的。”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城市購物中心發(fā)展數量和活躍度可作為當地經濟繁榮的直觀體現。

作為全國首批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的表現并不令人意外。連續(xù)多年,不論購物中心存量、增量還是銷售額,上海、北京、廣州的綜合排名都在眾多城市中強勢領先。

從存量上看,作為全國唯二的“四萬億”城市,截至2022年底,上海購物中心數量接近700家,位列全國第一;北京接近470家,位列第二。

據贏商網數據,2021年全國有52家購物中心銷售額超過30億元。這52家中,北上廣深占了26家,恰為50%。換言之,4個一線城市營業(yè)額超30億的購物中心總量占據了全國半壁江山。

新一線城市同樣奮起直追,武漢、杭州、成都、西安等地2023年擬開業(yè)購物中心數量進入全國七強。其中,成都近幾年排名跨幅最大,過去擬開業(yè)購物中心數量未進國內排名前十,今年已然和杭州、西安等地并列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購物中心數量不僅穩(wěn)健攀升,商圈創(chuàng)新和首店引進同樣在諸多城市中表現突出。

成都零售商協(xié)會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底,成都共計吸引各類首店2380多家,其中包含多家全球首店、中國首店、西南首店,成為僅次于上海、北京的首店經濟第三城。

10余城布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早在2018年初,杭州就發(fā)文提出加強消費維權力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2021年初發(fā)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因地制宜壯大數字消費,并就“夜生活沙漠”面向社會各界征集意見,致力打造“不夜天堂、璀璨杭州”。

武漢、成都、西安也紛紛于其后發(fā)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計劃,都將建設和改進城市購物中心視作重點舉措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初人民網研究院發(fā)布的“城市形象”系列研究報告中,深圳、成都、蘇州、南京、武漢和杭州被定義為“國際消費中心潛力城市”。

其中杭州、成都、武漢分別被評為“數字消費新潮流”引領之城、消費休閑“吸引力”之城、“消費新勢力擴容崛起”之城。

同樣被評為“國際消費中心潛力城市”的蘇州并未進入購物中心存量和增量前列,但在2021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中拔得頭籌,第二名是杭州。

排名和榜單之外,也不乏一批向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默默發(fā)力的城市。

時代周報記者整理發(fā)現,濟南、大連、青島、寧波等地也于早前發(fā)布和執(zhí)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方案。

將數據進行縱向對比,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作為首批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的重慶不再狂飆。

過去兩年,重慶購物中心增量一度居于國內前列。2021年重慶擬開業(yè)購物中心69個居于全國之首,2022年擬開業(yè)27個,位列第二,今年擬開業(yè)13個,增量明顯放緩。

白明分析,當城市購物中心數量趨于飽和時,增量也會隨之放緩。

這也是全國購物中心建設的縮影。過去十幾年,國內購物中心從大規(guī)模建設到趨于冷靜再到變革創(chuàng)新,如今整體呈現出增速放緩、尋求創(chuàng)新升級。

購物中心整體趨于飽和

根據《中國購物中心對經濟社會發(fā)展貢獻力報告(2021)》,截至2021年底,全國購物中心已達到6300座,當年營業(yè)總額占同期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7%,有效拉動經濟、穩(wěn)就業(yè)、吸引首店,是滿足消費、穩(wěn)定市場、助推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壓器”。

然而,購物中心并非越多越好。

“當前,部分城市購物中心實際上已經飽和甚至過剩,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這和此前的房地產熱潮有很大關系。”

盤和林表示,在多地購物中心數量飽和甚至過剩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城市,甚至北上廣深等地的購物中心盈利情況大打折扣,而且頭部效應非常明顯。

“大概20%購物中心賺走了60%~70%的營業(yè)額和利潤,全國購物中心經營整體下行,有些甚至已經經營不下去了。”

線上分流也是購物中心經營下行的原因。早在疫情以前,電商發(fā)展就已經搶占了包括購物中心在內的傳統(tǒng)零售行業(yè)客流,購物中心空置現象并不罕見,不過并不意味著其沒有翻身的空間。

盤和林提出,在居民物質生活條件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品質消費、時尚消費、服務消費以及精神消費,新體驗業(yè)態(tài)便是最好的嘗試。

當消費從簡單的買買買轉變?yōu)閷ι钇焚|的追求時,以家庭親子小型游樂場、朋友情侶主題餐廳為中心的體驗式購物中心自然更受消費者青睞。

也可能呈現出像歐美國家的趨勢,中心地位的租金高昂,購物中心開始郊區(qū)化,就是大型購物的中心的話,剩下一些有特色的、跟社區(qū)居民息息相關的留在城區(qū)。

盤和林表示,全國購物中心接下來的發(fā)展趨勢,在不同類型城市的存量和增量方面,將和當前一樣,大致呈現從一線、新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遞減的規(guī)律;整體數量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不大,但業(yè)態(tài)會迎來調整和創(chuàng)新。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讀城記工作室(ID:DUCHENGJIPLUS),作者:曾思怡 

本文來源讀城記工作室,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lián)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lián)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2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標簽: 商場 購物中心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中國產業(yè)咨詢領導者,專業(yè)提供產業(yè)規(guī)劃、產業(yè)申報、產業(yè)升級轉型、產業(yè)園區(qū)規(guī)劃、可行性報告等領域解決方案,掃一掃關注。

前瞻數據庫
企查貓
作者 讀城記PLUS
時代周報旗下公眾號
24009
關注
182
文章
0
前瞻經濟學人App二維碼

掃一掃下載APP

與資深行業(yè)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趨勢的人

研究員周關注榜

企查貓(企業(yè)查詢寶)App
×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提問

 
在線咨詢
×
在線咨詢

項目熱線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