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黑屏、電池起火、投訴頻頻……百年車企,困在新能源時代里
作者|黃天然 來源|天下網商(ID:txws_txws)
電動時代的汽車行業(yè),沒有永遠的鐵王座。
燃油車瘋狂降價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還在繼續(xù)。
自東風系掀起力度空前的補貼后,豐田、大眾、凱迪拉克等也紛紛開始降價:大眾最高降7萬元,凱迪拉克最高降13萬元,豐田最高降5萬元,“買一送一”的海報在網上流傳.....市場一片混亂下,如今的燃油車企真的能靠降價來拯救嗎?
一邊是舊車型大甩賣,一邊新車型是被投訴的泥潭。315消費者日,曾經燃油時代的霸主,成了備受關注的對象。通用、大眾、福特等品牌新系列車型陷入召回、難以快速交付的窘境,推出的電車產品車機故障、電池問題等一連串的麻煩,更讓消費者大跌眼鏡,
巨大的庫存壓力之下,傳統(tǒng)百年的品牌與信譽,又因新能源產品的不力遭遇空前的危機。趕不上電動時代行業(yè)發(fā)展的步伐,傳統(tǒng)車企產品力落后已成為不爭的現(xiàn)實。
翻車的電動凱迪拉克
“這么大個車,沒有360°、沒有倒車影像,你們通用把我當什么?小白鼠?”在抖音上,來自四川成都的李先生曬出自己的“大冤種”經歷。
2021年底,作為凱迪拉克轉型電動“開山之作”的LYRIQ銳歌發(fā)布預售,新車售價43.97萬元起步,酷炫外形和超大屏幕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李先生就是首批下訂車主之一。
新車上手后,他發(fā)現(xiàn)LYRIQ銳歌出現(xiàn)大量車機問題:倒車影像間歇性黑屏;行駛時儀表中控突然黑屏,只好退到路邊熄火重啟;觸屏死機、導航GPS信號丟失、Carplay斷連更是家常便飯;主動剎車抽風,錯誤識別障礙物;電子鑰匙不定時失靈,好幾次被鎖車外……
李先生發(fā)布的凱迪拉克LYRIQ多種故障視頻 圖片來源:抖音號@NCary截圖
麻煩接連不斷,李先生忍無可忍。據他在3月初曬出的截圖看,李先生已組織維權群,聯(lián)合了56位車友向上汽通用發(fā)了律師函。
跟李先生一樣走上維權道路的車主很多,山西的一位車主網名“曾經的lyriq鐵粉”。在無數(shù)電車中選擇了LYRIQ作為人生第一輛座駕的他,現(xiàn)在悔不當初。“粉轉黑”“黑轉死心”后,他在一則帖子中憤然寫下自己的感受:“百年凱迪毀于LYRIQ,絕望?。。?rdquo;
凱迪拉克車友圈里,質量投訴的帖子比比皆是 圖片來源:懂車帝截圖
在車質網上,LYRIQ銳歌的故障投訴自去年10月以來一直不斷。投訴內容包括網絡斷連、無故亂剎停,以及廠商許諾的在春節(jié)前可通過OTA升級的“超級輔助駕駛系統(tǒng)Super Curise”被無限期拖延等多項相關問題。
LYRIQ口碑持續(xù)崩塌之下,在國內市場也面臨著啞火的尷尬。據車主之家數(shù)據,自2022年10月開始LYRIQ銳歌銷量一路走低,2023年2月僅售出252臺,自上市以來累計在國內銷售為3275臺,這個數(shù)字還不及特斯拉2月零售銷量的十分之一。
圖片來源:車主指南
通用雄心不敵現(xiàn)實
凱迪拉克LYRIQ在北美大本營,銷售則壓根處于尚未起步的階段。
據通用汽車發(fā)布的數(shù)據,LYRIQ在2022年僅交付122臺。去年9月,剛剛開始交付的LYRIQ就因屏幕系統(tǒng)故障召回186臺,這次“出師不利”后,交付一直十分緩慢。凱迪拉克全球副總裁羅恩·哈維也曾證實,LYRIQ在生產初期出現(xiàn)了軟件問題,導致交付速度變慢。2023年會再推三款新的電動汽車,但都需等待2024年才能投產。
盡管通用汽車多次表示將“全力投入電動汽車”,甚至在超級碗等舉世矚目的盛會的重磅廣告中大秀肌肉,揚言要“征戰(zhàn)挪威”、上線“全自動駕駛”……而現(xiàn)實中的此番種種,與通用的雄心差距甚遠。
通用超級碗《No way Noway》 圖片來源:通用廣告截圖
除了凱迪拉克LYRIQ深陷困境,通用旗下的另一走豪華路線電車——悍馬皮卡也在經歷擱淺危機。
悍馬電動皮卡在籃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的代言下圈粉無數(shù),預售開啟后被爆訂9萬臺,由于大大超過通用規(guī)劃產能,當時官方不得不關閉預訂通道。
而自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首輛電動悍馬之后,造車進展極為緩慢。2022年電動悍馬在美國僅交付854輛。每天僅產12輛的“蝸牛速度”,讓悍馬大規(guī)模上市變得遙遙無期,對比特斯拉上海工廠45秒一輛Model Y的產能,悍馬尚處大幅落后的狀態(tài)。
悍馬皮卡在美國銷量 圖片來源:InsideEVs
困住悍馬產能的除了車機,還有電池。去年8月,電動悍馬曝出高壓連接器和電池密封性問題,最終召回部分車輛。為解決電池生產難題,通用汽車與LG合作建立合資公司奧特能電池廠(Ultium Cells),目前已投資超過65億美元,啟動三家工廠完善奧特能電池的供應鏈。
通用兩大“明星”電車不及預期,在北美市場,只能靠一款相對低線的產品撐場子。通用去年在美國售出近 4萬輛純電動汽車,雪佛蘭Bolt貢獻了大部分戰(zhàn)績。但雪佛蘭Bolt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該車型已上市7年、技術配置較為老舊,且起火事故頻發(fā),其配備的LG電池質量問題導致該車型三度召回、兩度停產,已經給通用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雖然通用汽車CEO瑪麗·巴拉依然信心滿滿地在采訪中表示:“以10年為期,通用將在美國銷售比其他任何人都多的電動汽車,包括特斯拉。”但現(xiàn)實里難以在新能源市場快速出招的通用,依然未擺脫“諾基亞時刻”降臨的危機。
大眾福特豐田轉身艱難
與通用一樣在燃油動力擁有完備成熟技術的老牌車企——大眾、福特、豐田等,在如今轉型電動化的當口,同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在糟糕的新能源車機系統(tǒng)表現(xiàn)上,大眾像是通用的難兄難弟。
大眾電氣化轉型的關鍵產品ID系列在2022年底被國內車主曝出現(xiàn)大面積車機故障。車質網顯示,大眾ID系列至今已有多達200多條投訴記錄,多數(shù)問題都指向了大小屏幕雙黑、車機斷網頻繁、故障碼爆出無法行駛等問題,ID.3、ID.4和ID.6等車型均有涉及。
車質網上大眾ID.4X大量車機黑屏投訴 圖片來源:車質網截圖
在去年12月維權車主發(fā)布致上汽大眾的一封信。信中表示,由于車機黑屏問題已有部分車主“盲開”數(shù)月,極可能導致嚴重交通事故,“問題在全國大面積爆發(fā),故障車數(shù)量呈階梯式上升”。而后,上汽大眾官方回應承認問題的確存在,并將于近期推出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車質網截圖
這樣的“致命”故障直接導致大眾只能將國內的新能源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據乘聯(lián)會數(shù)據,2022年在燃油車領域排行老大的大眾,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年銷量19.2萬臺,約為比亞迪的十分之一,不及特斯拉的一半。
軟件一直是大眾的短板。雖然早在2021年時任大眾CEO的赫伯特·迪斯就意識到軟件問題的重要性,重金投入300億歐元用于軟件開發(fā)、每年向大眾軟件自研部門Cariad投入25-30億歐元。但從其電動汽車用戶體驗來看,兩年過去,這一問題遠未得到解決。
據汽車新聞媒體Motor.es在今年年初的消息,大眾新一代高端純電平臺SSP依然受困于軟件系統(tǒng)開發(fā),現(xiàn)任CEO奧利弗·布魯默已將這一平臺的發(fā)布時間推遲到了2028年,該平臺將搭載VWOS 2.0系統(tǒng),將應用于大眾高爾夫改款,新款奧迪、保時捷的純電車型之中。
Motor.es也曝光了一張搭載大眾Cariad軟件的電動保時捷Macan諜照,為運行軟件車內搭載了巨型計算機,大量的導線接口與設備讓電子架構顯得龐大且復雜。
可見為在電氣轉型中不掉隊,大眾鉚足了勁,卻無法避免過程漫長而艱辛,目前看來,若新一代純電平臺SSP出爐,讓用戶在高端車型中擁有耳目一新的體驗,至少也需等待五六年。
老牌汽車巨頭福特同樣不易。旗下F-150 Lighting作為北美市場最暢銷皮卡的電動化轉型之作,已收到20萬臺訂單,但與電動悍馬類似的是,截至今年2月福特僅交付3600輛,從電池技術到增產難題,都亟待解決。
缺乏電池技術積累的福特只好尋求更多的外界合作。2月初,F(xiàn)-150 Lightning在生產中電池起火,福特因此停產一周,召回隱患車輛。該車所使用的電池,為韓國電池供應商SK Innovation的子公司SK On。2月中旬,福特宣布與寧德時代合作,投資35億美元在美國密歇根州新建一座動力電池工廠,用安全性更高且更經濟的磷酸鐵鋰電池以代替最初的鎳鈷錳三元鋰電池方案。
更別提豐田推出的純電車型bZ4X,上市后同樣問題纏身,車機遲鈍、虛標續(xù)航、車輪掉落等種種問題曝出,發(fā)售至今在國內銷量僅為2502臺。今年3月,豐田推出的新款電動轎車bZ3索性向比亞迪“倒戈”,核心零部件驅動電機和電池均由比亞迪旗下弗迪科技提供。
未來的戰(zhàn)役
電動時代的汽車行業(yè),沒有永遠的鐵王座。
當一個具有革命性的新品類出現(xiàn)后,如果產品比不過硬,就算原本基本盤再大,紅利也會快速耗盡。品牌信任會帶來消費慣性,而實際的產品體驗,決定了市場最終的方向。
整體來看,現(xiàn)在大眾、福特、通用等傳統(tǒng)車企雖然用重金投入、精簡機構、尋找外界合作等方式轉型,但相對于行業(yè)的發(fā)展速度而言,還是顯得太慢。特斯拉、比亞迪已經在新能源細分市場中遙遙領先,并在撼動原有的汽車行業(yè)市場格局。
從去年全年汽車銷售來看,大眾、福特、通用、豐田等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大眾銷量同比下降了7.2%、通用銷量下滑7.8%,福特下降6.2%,而這與新能源逐步替換燃油車市場的當下,而傳統(tǒng)車企新能源產品力未快速跟進市場需求不無關系,
新能源賽道還在發(fā)揮這更大的行業(yè)影響力。據Counterpoint數(shù)據,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020萬輛,市場份額首次增至10%以上,同比增長 65%。有分析師表示:“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到2023年底,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達到近1700萬輛。”
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十大電動汽車品牌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根據大多是傳統(tǒng)車企立下了轉型的時間線,在2025年到2030年就將迎來全面實現(xiàn)電動化、逐步停售燃油車的階段。對于昔日的汽車工業(yè)霸主而言,在未來的戰(zhàn)役面前,沒有別的選擇,唯有迎頭趕上,否則迎來的將會是被時代浪潮淘汰的命運。
專注互聯(lián)網商業(yè)的權威雜志,記錄互聯(lián)網商業(yè)的人物和故事,致力于為電商人提供權威的資訊、專業(yè)優(yōu)質的電商培訓及營銷、直播服務。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黃天然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